徐珵,字元玉,南直隶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其先为宣德八年癸丑科进士,后又在殿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选为庶吉士,从而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。

在三千营总兵赵荣决意第二天去堵门讨说法的当天,因之前在朝会云“星象有变”,提议将京师重新设置到南京的徐珵,没想到自己东山再起之日就会在明天。

八月十八日的那次朝会,徐珵的“迁都之议”一提出,在一开始倒是获得了不少朝臣的赞同。

只是被贴上太师系的提督太监金英当场喝斥,监国的心腹、兵部侍郎于谦再道“敢言迁都者,斩”后,礼部尚书胡濙、户部侍郎陈循等人才对徐珵提出的迁都表示反对。

其实遭到提督太监(提督太监统辖包括司礼监在内的十二监)的喝斥,徐珵并开始怀疑自己夜观天象,虽得见“荧惑入南斗”(预示着帝王将有灾祸),但明显遗漏了什么。

当闻于谦说“斩”,徐珵并猜到太师尚在。

随后看到朝臣纷纷转舵支持不迁都,保持着沉默的徐珵却已在内心算计着怎么翻盘。朝臣们的变卦,徐珵并没有放在心上。因为见风使舵,是政治人物的常态。

自己若不是首倡迁都,徐珵亦会如此。

徐珵在看到刚成为监国的郕王朱祁钰,在最后不顾孙太后眼色,将迁都之议彻底否决。徐珵清楚已成为众矢之的自己,将会走单了。

不过徐珵认为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,因为他是太师心中有数之人。

太师回京后,徐珵第一步先是去信将自己为什么提“迁都”的原因禀告太师。他希望藉此能冲淡太师对自己因提迁都而产生的“名为南迁,实为南逃”的看法……

徐珵是怎么结交到太师的?这事得回溯。

以状元进入翰林院,徐珵当时可谓意气风发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徐珵对翰林院有了切身的认知。其发现翰林院只是一个清水衙门。

徐珵之前想象的、耳中的翰林院并非如此。

他以为翰林院承载着治理国家的责任,因为士子圈子盛传修国史者为真宰相,而翰林院有承担修国史之责。

还有民间一直盛传太师掌管经筵事务时,全体功勋都有去翰林院。除太师外,功勋们对时任国子祭酒的李时勉,更是持师礼。

所以徐珵在启蒙后才费尽心思,成为永乐年间的国子祭酒(学部尚书)胡俨的弟子。(永乐年间,胡俨以总裁官之职参与《明太祖实录》、《永乐大典》、《天下图志》的编修。)

只是徐珵入翰林院时,太师就因事务繁忙,不曾来翰林院了。随之那些功勋们,也不来了。翰林院从此又变得冷清起来。

不过修国史者为真宰相之说,倒是不假。只是进了翰林院,徐珵才知道国史监修官与国史总裁官有着云泥之别。监修官才是这国家,说一不二的大人物……

宣德十年,皇上驾崩。成为新皇的朱祁镇,当时才不过九岁。

徐珵此时怎能还不明白,功勋们当时来翰林院与对李时勉持师礼,完全是因为太师所致。这怎么不让费尽心思进入翰林院的徐珵,不失望呢?

若是结交到三公之首、一直把持大明军权的太师张辅,之后就能加官进爵的道理,是满朝皆知道之事。

徐珵自幼以来渴望的舞台,就是朝廷中枢那样的权力场。他渴望成为朝廷重臣。而不是认命式地呆在这冷清的翰林院,自欺欺人地当儒生口中的国家栋梁。

通往权力之路,在一开始就是得先结交握有权力之人。这道理,徐珵更是一直都懂。但徐珵更明白结交上位者,绝非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就行,得让上位者觉得自己有价值。

而当时徐珵最擅长的弄墨舞文,也比不过建立“台阁体诗文”的三杨。

如仁宗朱高炽继位,追封太师之父荣国公张玉为河间忠武王时,其墓志铭就是由三杨之一的杨士奇所写。

当太师之母,河间王王妃去世之时,其墓志铭就由三杨之一的杨荣所写。

名气远大于自己的三杨,连墓志铭都抢着为太师写。那么自己擅长的“弄墨舞文”显然毫无用武之地。名气比三杨小的徐珵,清醒地判断着。

上天总会给有心人机会,只看当事人是否能抓住罢了。当徐珵发现阮安经常来翰林院查阅各种典籍,善于抓住机遇的徐珵,并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。

阮安是名太监,与提督太监金英一样都是交趾人。其自永乐年间以来,阮安重新设计规划整个北京城池、宫殿及百司府廨……而且还从无到有设计了长陵、献陵、景陵以及各种水利工程……

因此阮安获得太师的赏识与喜爱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
所以之前阮安,每次到翰林院来查阅资料。有心的徐珵,无论当时有何事都会立刻放下,而陪同阮安。

任谁都会对自己毕恭毕敬之人产生好感,尤其这人还是名副其实的状元。阮安自然也不例外。

所以久而久之,徐珵并得以与阮安熟识起来。

为了投其所好也好,为了彼此之间有话说也罢。之后。徐珵在翰林院苦读了各种关于建筑的书籍。他也确实读进去了……

再加上徐珵本身就对《易经》很有了解,所以让同样喜欢《易经》的阮安又生出一种与之相见恨晚的知己之感。

有了能在英国公府如履平地的阮安,对徐珵的引荐。徐珵也就自然得以在英国公府,拜见太师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