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叔的店铺很讲究,里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藏品,有玉雕、陶瓷、青铜、金器、木器、漆器、砚台、镇尺、字画等等,一水儿全是古玩,可谓是七彩含人间精粹,万物尽幽思渺茫。一物一器,莫不尽显精巧卓绝。欣赏把玩,犹似无限心境妙眼。
里边的藏品随便一件都值大价钱,而我却穷得连一个多的子儿都没有,老实说在这样的店铺里当小二,定力不好的都能怀疑人生。好在我早已怀疑过了,就差没饿死在街头,能在这里混上个小二,已经不再怀疑了,因为我饿明白一个道理:能力和收入是对等的,人得学会面对现实。
从阿姨口中得知,原来郭叔叫郭相仪,祖籍陕西潼关人,五代单传,往上数四代曾是宫廷画师,中国古代很讲究出生,算起来还是书香门第。
不过听说郭叔祖上的这位宫廷画师比较倒霉。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怪异的现象——文人多半是花瓶,是摆设,百无一用是书生指的就是这些。纯粹的文人地位从来就很低,相传唐代大画家阎立本一次作画时,百官端坐,独他只能跪在地上为大家作画,画家在历史上的地位之低可见一斑。
郭家画师在宫廷里的地位自然也不高,加上晚清腐败,国力空虚,先是拖欠工资,再后来竟然被裁了员,下了岗。抑郁之下,不久就一命呜呼!
好在其在世的时候,喜欢收藏,其中还收到不少从古墓里掏出的明器珍玩,去世后给子孙留下了三大箱子古董,总算是有些遗产,没白来一趟人间。之后的三代人就靠着祖上的这点家当,倒腾起了古玩。
俗话说:乱世的黄金,盛世的古董。时逢战乱,古董生意并不好做。也曾动过投军的念头,乱世之中,枪杆子才是王道。不过郭家祖上没有吃军粮的命,跟着团练才干了三天半,就被绺子打得七零八散,最后拼了命,才从死人堆里捡得半条命爬了出来。同时也悟出一个道理:枪打出头鸟,好死不如赖活着。
清末那会儿到处都乱成一锅粥了,今天你称王,明天他称霸,可这些对老百姓来说,谁家天下都是过,少交了谁的租子也不成!从此断了投军的念想,又怕团练找上门来,变卖了枪支,揣着一包大洋,一头扎进窑子里,躲了半个月才拖着蜡黄的脸色出来。
此后又操起了老本行,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,就把压箱底的宝贝拿那么一件两件的,卖了续日子。说实话,在那战火弥漫的年月,饥荒四起,粮食比什么都金贵,一般的古董并不比大白萝卜强多少。三代人惨淡经营,总算是把家从潼关迁到了北京。
传到第四代,也就是传到郭叔这里的时候,祖上留下的物件都已卖光了,什么也没留下。不过靠着家学渊源,打小耳濡目染,郭叔很早就对古董表现出非凡的悟性,加上改革开放后,国内形势一片大好,没用几年就在琉璃厂挣下了一份丰厚的家业。
郭叔年轻时当过知青,别人插队那是倒霉头上的窟窿——倒霉透顶,可郭叔插队还插出名堂来了,那狗屎运不是一般的好。当时他在湘西插队,住在一位外号“魏岳仙”的年过花甲的“五保户”家里。相处久了,老人见他善良厚道,就收为关门弟子。这让郭叔自己都没想到,上山下乡插队还能学本事,真应了那句老话:莫道善心人不晓,天作艰难造化高。
几年知青生活下来,郭叔在老人那里经得一番艰难造化,从此脱胎换骨,学得一身风水堪舆的好本事。回城后就做起了考古,从此和古墓接下了不解之缘,也见过许多稀世珍宝。凡经他手里面过的物件,没有一万也有八千,就没一件打眼的。
也许是我救过郭叔的原因,刚进店里第一天,郭叔就意味深长的告诉我,这开门做生意,须知富贵本是天下财,偏偏只从勤劳来。这过日子啊,懒了不行,但凡沾了一个懒字儿,连财神爷见了都得绕着走,更别说是学本事了,这真本事从来只有苦中取,难从易中求。
也不知道是祖坟冒青烟了还是上辈子积德,遇上这么位老革命也是造化,我自然不能跌份儿啊,努力继承革命精神的同时,没少长本事。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可遇而不可求,有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,尤其是一些上古传承里面的东西。用乡下老话说就是:真本事传衣钵,假把式传一窝。此言非虚。
最难得的是,每次外出在野外干活的时候,郭叔都有意无意的对我讲些四周的山脉水法,像什么雄山、枯山、连山、断山、童山、福水、祸水、天一善水、地木吉水、少阴德水等等风水知识。
按照郭叔的话说,这青山绿水太了不起了,在风水地师眼里看来,一重缠山一重关,缠尽苍茫有龙山。荣辱需从星峰辨,王侯尽在河岳间。其实啊,这人生的通达富贵,荣辱沉浮,早就注定在了万里山河之中。还是老话说得好啊:青山绿水随龙转,大地起伏藏福缘。只是好多人看不透,不识青山绿水的好,都被俗事遮了眼。就像古代那些帝王霸业,无不得益于地脉龙神的护佑,相传明朝朱元璋的父母饿死后,就葬在一片黄龙翻身之地,打那以后,朱元璋从一个穷光蛋开始发迹,那是真穷,就差没饿死了,然后一步步走上了帝王的宝座。所以说祖坟埋得好,穷也不要紧,富贵那是迟早的事,总有翻身的那一天,穷人也能坐天下。其实这风水墓葬里的学问深了去了,讲究的是“天人合一,道法自然”,而里面那些骨董珍玩、黄白之物那都是其次。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:知我者,谓我神术;不知我者,谓我虚浮。
不过我就没郭叔那境界了,那些天人合一的学问我没法完全明白,但墓葬里那些黄白之物,骨董珍玩倒是甚合我意,一看就明白,谁和金银财宝有仇啊!我是穷怕了,还是富贵堆中好过日子,难不成再去饿大街!
郭叔还语重心长的告诉我,这些上古风水秘术,堪舆之法,都对应着江山富贵,岁月荣华,大丈夫立身处世,虽不能全信,但不可不察啊。须知:江山乃立身之本,四方乃处世之道。
我头一次对天下山川产生了兴趣,并且有了一种朦胧的似懂非懂的感觉。风水好啊,随便找到一座大墓,里边陪葬的珍玩宝器都价值不菲,这样的江山谁不爱,除非是傻子。
一转眼,我在郭叔这里都干了三年多了,学得不少古玩知识,比在学校混强多了,学校是交钱学东西,而这里学东西还发工钱,都没法比。所以说要学真本事,还得是师傅带,真本事传衣钵,假把式传一窝。我和郭叔虽然没有师徒名分,但天天围着这么尊“活菩萨”转,就是个香炉也能熏出个香味儿来。
我的业务水平提升得很快,有时甚至在山头上,对一些地脉龙神也能看出个大致的来龙去脉来。在郭叔眼里,我这点道行算是勉强入门了。但我却不知道,这无意中打开的一扇门,最终影响了我的一生。真是:一入山门深似海,从此地脉走龙神。
这天中午吃过午饭,郭叔在客厅的沙发上打盹儿。我一个人坐在柜台旁闲着没事看着书,吃饱了一坐下来就犯困,才看了几页就眼皮沉重,精神恍惚,不觉手倦抛书打起瞌睡来。
迷迷糊糊之间,好似飘来一位美丽的姑娘,一袭天蓝色长裙,亭亭玉立的别提多漂亮。我还没看够,那姑娘伸手朝我一拂,都没挨着边就把我推下了万丈深渊,把我吓得,惊叫一声人也清醒过来,一看原来是郭雨佳回来了。
瞌睡也吓醒了,我起身洗了把脸,然后在柜台旁继续看我的书打发时间。
这时店里进来一位客人,年纪和我差不多大小,一头齐肩的长发染成了金黄色,出于礼节,我笑着打了个招呼。如果我要是知道后来发生的那些事儿,估计就笑不出来了,哭的心都有,那真是出生入死,九死一生啊。
黄毛看了看我,在店里扫了几眼,又回头往大街上看了看,这才小心翼翼的从裤兜里掏出一块碧绿的玉牌,问我要不要这物件。
我看着黄毛笑道:“老板,典当铺中做买卖,夫子庙里读文章,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。我这里开门就两件事——买卖。只要公道,别说地上的物件,就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夜壶我们也要,可惜没有啊。到了我这里啊,一句话,古玩的进来,俗物的不要。你先给我瞧瞧。”说完双手从黄毛手中接过玉牌。
不过我看了半天也拿捏不准,怕打眼,就进去叫郭叔。郭雨佳听说是一个玉牌小件,手就痒痒,想在老爸老妈面前露一手。郭叔原本不同意,见阿姨都同意了只好松口,不过一再叮嘱,十万以下可做主,十万以上需斟酌……我在一旁听得直咧嘴,能拼爹就是好啊,至少能少奋斗十年八年。
黄毛看到我和郭雨佳出来,忙起身站了起来。我介绍说这是我们老板,你跟她谈吧。黄毛疑惑的看着郭雨佳,似乎太年轻了不像老板,又看了看我,我装作没看见。双方落座,郭雨佳先开口问道:“老板这是从哪儿来啊?”
黄毛遮遮掩掩的说了起来,会说的不如会听的,原来黄毛是上海闸北区的一个混混,手下一个败家子兄弟因为没有正经工作,手头紧,便把这块祖上的遗物低价转给了黄毛,据说这是元朝以前的古物,别的细节就不知道了。只知道自己是花了大价钱,用真金白银从兄弟手里匀过来的。
我一听就知道黄毛没说实话,也不奇怪,要都说实话这买卖还怎么做啊!郭雨佳没说什么,拿起那枚碧玉看了起来,又问我要了放大镜。
看了好长时间郭雨佳才开口说,老板,我说了你别往心里去啊,你可能打眼了,你这应该是某个宗教或是什么祭祀之类所用的令牌。上部圆弧形,底部长方形,暗合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说法,这正面刻的是蒙古文字,但具体什么意思还有待考证,这反面刻着的动物虽然线条流畅,类似于白描,但不好判断,下面的波浪纹饰有可能代表了水,总体感觉这一面的动物更像是水里的动物,只有结合正面的刻文才能解读出玉牌的含义。
还有,这玉牌的两则刻着两条龙,龙在历史上从来都是雄霸天下的神物,这块碧玉令牌很可能不是用在正途上的,可惜你不能提供更多的线索了,不然可以解读出更多的信息。虽然是块碧玉,有千年的历史,但这玉质不是上层的,造型普通,缺乏欣赏价值,也没有传达多少文化信息,缺乏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,这类古物在市面上卖相不好,难有高价。
黄毛笑着说:“老板,这可是元朝以前的古物,是有历史的……”
郭雨佳也笑了:“有历史不假,愚木顽石,也久经春秋,人老成精,物老成固,不是所有经历了年月的物件都有价值。”
要说世家就是世家,家学渊源就是不一样。说话那都是带套路的,侃起来一套一套的,三言两语就能听见水深浅。
一番讨价还价,郭雨佳说:“老板,你如果真想出手,我给你出个朋友价,八万块,以后有品相好的东西还拿这里来。”
听郭雨佳说得头头是道,我心说:“这姑奶奶还真能侃啊!我都吃不准这是在侃大山蒙人还是说的都是真的!”
做生意这行当都知道,买卖靠的就是虚张声势,有的随手拿只破碗都敢说是朱元璋当年舍身佛门时化斋用的,做买卖有时就是这样,不能都说真话,靠的就是这点体面,取的就是这股子巧劲。你绕着物件说得越深越远,人家就越觉得真像那么回事儿,那这买卖就成了七分。
我以为黄毛还会欺天要价,没想到黄毛却一口应了下来。后来才知道,黄毛在潘家园和琉璃厂转了个圈满,可人家见他是个外地人,坐地欺生,都出不起价。
黄毛爽快的留下了联系方式,说以后再有好的宝贝还来这里。送走黄毛,想到这玉牌是元朝以前的物件,就问郭雨佳:“你说这玉牌到底值多少钱啊?”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