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城外,一中年大汉驾着马车,马车之中,是一虚弱的少年。

看着车水马龙的襄阳城,大汉干燥的嘴唇露出了笑容:“叙儿,咱们到襄阳了,为父一定找到张先生,为你治病。”

此人正是后来投靠刘备的大将黄忠,只是现在却还在为体弱多病的儿子四处寻访名医。

打听到名医张仲景先生在襄阳,于是连忙带着儿子往襄阳赶,这很冒险,因为长途跋涉,儿子身体不好,他还是很担心儿子承受不住的,但没有办法,再拖下去,儿子迟早也难逃一死。

于是冒险把儿子一同带往襄阳。

襄阳很繁荣,但这不能吸引黄忠,来襄阳时,黄忠听说襄阳城的难民染了痢疾,不过好在刘表说要救他们,然后发告示,让所有的疾医都去帮忙,所以黄忠推断,如果张仲景也在这,那说不定就在救难民了。

于是黄忠拦下一个行人,问道:“小哥问一下,我听说这襄阳城来了很多逃难的百姓,可我来这后,并没有看到有难民啊,莫不是刺史大人已经解决了难民的事了?”

那小哥打量了一下黄忠,见这人虽然长得五大三粗,也不敢扶了别人的面子,而且他挺有礼貌的问自己,也没有理由不搭理别人:“大叔有所不知,这襄阳城来的难民啊,都被赶到童先生庄子上了。”

那小哥说到这,又瞟了瞟周围,确认大家都没注意这边,于是向黄忠勾了勾手,表示靠近一点,黄忠见状,也靠近那小哥,小哥俯身黄忠耳边:“这刘荆州以为旁人不知道,但咱襄阳人又不是傻子,童先生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,这事却让童先生做,这救助荆州百姓的事,难道不是他们这些当父母官的该做的吗?他呀,就是怕担责任。”

严格来说,黄忠现在还是刘表手下的将领,只是因为儿子的病,不得不先辞了官,现在有人在自己耳边说自家主公的坏话,黄忠其实很尴尬,但对方说的在理啊,这江陵百姓是他刘表的子民啊,怎么能因为怕担责任,把他们丢给一个同样是普通百姓的人。

但黄忠现在没有时间去纠结刘表的品性,他又问:“那小哥,我听说灾民里面很多人染了痢疾,是不是要很多疾医啊?”

小哥笑道:“那可不吗?不过襄阳没几个疾医,那么多难民哪里忙得过来,不过要不说人家童先生是麒麟子呢,想到让庄户们自己学煎药,这虽然大家都成不了医者,但学会一个煎药的方子还是简单的嘛,所以这童家庄子上,人人都能处理这痢疾。”

黄忠哪有心思听这些吹捧的话,知道疾医们都在童家庄子,黄忠连忙问了这童家庄子在哪里,然后告别小哥,自己直奔童家庄子。

童家庄子上的人越来越多,蔡琰也经常去看看,意识到人太多,于是就跟童珂说要再买一点地,童珂也觉得应该如此。

现在痢疾已经被控制下来,没有人再染病,而且染病的也渐渐好起来,现在反而难题来了,这些人都想留下来,留下来没有问题,童珂都准备多买一些地了,而且养活他们也没问题,因为童珂有二猫系统,买粮食比现实中便宜多了,只需要每次买粮食囤积时,偷摸在粮仓里面多加一点二猫货架上的粮食,反正在自己庄子上,又没拿到市场上卖,谁会注意到。

可这么多人,要怎么安排他们工作?白养不是救他们,而是害了他们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

所以工作的事很遭心,现在水泥厂,砖厂都满员了,就连造香皂,都扩大了规模,买再多的地也不够这么多人种啊。

但童珂还是顶着压力,尽力去想办法。

甄尧虽然也钦佩童珂的所作所为,但他还是觉得行善做的有点太过了:“明好,你这么做,家里撑得住吗?”

童珂莞尔一笑:“没事,我家里就几口人,吃饱穿暖就可以了,况且现在还在我能力范围之内。”

“唉,刘表只是让你给他们治病,也没说让你养着他们啊,就算是养,也得让官府出救灾粮食啊,这让明好你自己买粮是什么意思啊?实在太过分了。”

“他们也给了一些,没事的,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?花哪里都是花,能做一些有意的事,这钱花的值。”

甄尧真觉得这个少年活的没谁了,这品性不要太好,以后自己妹妹也会嫁给他,虽然童珂肯定不会欺负自己妹妹,大他这个性格,到时候会不会让甄宓吃苦啊:“那你这用了家里多少积蓄了?”

“把这段时间的产业的收入加上,大概用了九成了吧。”

“你把大半家财全投进去了?”

“没关系,我还年轻,有的是精力去打拼,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

甄尧一愣,这句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一下子镇住甄尧了,甄尧以前举过孝廉,也是博览群书的读书人,立刻就被这段诗句吸引,仔细一品味,这其中的洒脱和自信,顿时感染到甄尧,他年纪也不大,正是青春年少,意气风发的年龄,但因为掌管家族产业,让他做事开始畏首畏脚,刚刚弱冠,行事却跟个老头子一样优柔寡断。

以前觉得这是老成,是成熟的表现,但现在听到童珂这段诗,甄尧甚至有些觉得,自己这么活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