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府实际上从三日前就开始热闹起来,府门几乎彻夜不关,筹办寿宴所需的各式物料,整车整车的运进来。

路途远的客人提前好几日就到了,各地门生故旧送来的寿礼,堆满了三四间房子。甚至有已经在后金和西秦为官的,虽然不能亲自前来,也预备了礼物,辗转托人送到。

光是戏楼子就搭了好几座,金陵有名的戏班子,几乎全请到了,昼夜不休,咿咿呀呀的连轴唱。

秦淮河叫的上号的,曲儿唱的好的大家,据说到时也会过来几位,只此一项,就要耗费白银上千两。

当然这些主要是为前来贺寿的客人们预备的,图得就是一个喜庆热闹,孝子贤孙花的钱越多,客人们看来便是越孝顺。

老太爷方治平当政时期,以直言敢谏闻名朝野,十分受壮烈帝倚重。致仕以后却深居简出,不再对时局朝政发表任何意见,门生故旧要来拜访,也是能不见就不见。

三年前流寇攻入京师,壮烈帝殉国,最像自己的大儿子也带着长孙和次孙死在北伐途中。

老太爷老来亡君又丧子,悲恸之下,搬出方府大院,在紫金山下建了几处房屋,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,已经很少再回方府来。

知子莫若父,老二此番大张旗鼓的给自己做寿,心中如何打算,老太爷实际心知肚明,老二野心不小,绝不会甘心一辈子蹉跎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。此次利用给自己做寿的机会,利用自己的那点名望,请一些平常难以请到的贵人,一番运作,最差也是扩大了在官场的影响力。

方府正厅之内,老太爷方治平高坐在寿椅之上,方府第三代孙儿辈的男丁跪了一地,领头的是老二的长子方鸿达。

老大给自己生下三个孙子。长孙和他爹一同死在北伐途中,次孙不到满岁就夭折,第三个生的较晚,排行老六。

如今第三代中就属于排行老三的方鸿达居长了,也不知这孩子急躁不容人的毛病好些了么。

“孙儿方鸿达领着诸位兄弟,给老太爷拜寿,老太爷长命百岁,福寿安康。”

“老太爷长命百岁,福寿安康……”方家第三代十几位孙儿,也齐声恭祝。

“好好好。”方老太爷收回思绪,满面慈爱的笑道:“众位孙儿都是纯孝之人,都有赏赐。”

身旁一位老仆高声说道:“老太爷赏几位少爷,惜墨坊上品文房一套,珍本宋版论语一册。”

“孙儿等谢老太爷恩赏!”

例行的祝寿,赏赐之后,到了孙儿们进献寿礼的时刻。

方鸿达率先出列,说道:“孙儿进献南海红珊瑚摆件一座,恭祝老太爷延年益寿!”

话音刚落,便有四个家丁抬着一座红珊瑚摆件进来。

在场众人见状无不倒吸一口冷气,久闻二房最为豪富,没想到却是这么大手笔。寻常人家得几串珊瑚珠,或者用一块珊瑚雕一柄如意,已经是十分了得。

而三少爷这一件南海珊瑚,足有半人多高,竟需要四个家丁才能抬动,可见其重量,最令人称奇的是,这株珊瑚枝干龙飞凤舞,隐隐组成一个草书的寿字。

这座珊瑚摆件,怕是比的过进贡的贡品!

实际这还是真是方鸿达的父亲,礼部侍郎方茂修从琉球国进贡的贡品之中克扣下来,那时壮烈帝刚刚殉国,福王还未登基,江南一片大乱。

琉球国的使者上岸以后,根本找不到进贡的对象。

观礼的客人纷纷向老太爷贺喜,恭祝他有这样一位好贤孙。

方鸿达本来还对父亲让自己送这么的寿礼,感到不解,毕竟这玩意拿到市面上,可是价值千金的。不过后来渐渐想明白了,这座珊瑚也就是换个地方保存几年罢了,老太爷过世以后,一切还不都是咱们二房的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